山東隆昊實業產業
發布時間:2022-12-27 01:44:40
山東隆昊實業產業
2018年是行業直接淘汰落后產能收官及間接淘汰產能開端之年,2019年是間接淘汰產能持續期與重大兼并重組開端之年。2019年鋼鐵行業兼并重組工作加速啟動腳步已臨近,尤其是在落后產能出清工作臨近尾聲之際,行業供給側改革方向已經從對產能的調整轉向對現有產能設備、結構及區位上的優化和產能集中度的提高。我國鋼鐵行業當前是一個典型的產能集中度低,但區域集中度高的產業。從產量分配上看,2018年僅河北、江蘇、山東、遼寧四個省的粗鋼產量合計占比就達到50%以上。但從我國的供需分布上看,普遍南方城市的年度GDP增速好于我國平均水平,但主產鋼的省市卻大部分都分布在北方地區,當前存在嚴重的產能布局不合理問題。

山東隆昊實業產業
發展目標以強化中游生產鏈、穩定上游供應鏈、延伸下游應用鏈,構建規模適中、設產品多樣化、布局合理、、管理的現代鋼鐵產業體系,打造特色產品,推進鋼鐵產業鏈集群延伸和擴大,裝備配套、綠色建筑、消費鋼材。1.大型主要設備2020年底前,1000立方米以下高爐(除生鐵和特鋼鑄造企業外)和100噸以下轉爐全部升級,部分產能退出0.25%;米,200噸及以上示范高爐和轉爐。2.產品結構加快鋼材新材料的開發應用,提高特鋼品種比例,加強大批量、寬覆蓋產品的質量穩定性,形成“金字塔”型產品結構。到2020年底,普通低合金鋼和合金鋼的比重將提高到20%,到2022年底將達到25%左右,為下游產業升級提供支持和保障。3.組織分組加快推進企業兼并重組,努力構建以世界大集團,以國內有實力的集團為支撐,以新型企業為補充的梯次發展格局。到2020年底,鋼鐵企業的粗鋼產量將占總產量的60%,力爭到2022年底達到65%。大型企業集團整合上下游產業鏈的能力顯著增強。4.空間布局合理化穩步推進城市鋼廠向港口和鐵路沿線轉移或有序退出,大幅度提高鐵路和水路運輸能力,基本形成“臨海港口、鐵路沿線”的產業布局。2020年,石崗、鶴崗、樂崗、太行三個搬遷項目建成投產。2021,何剛軒剛的全部生產能力將被收回。2022年,城市鋼廠搬遷工程基本完成。5.綠色生產流程加強無組織排放控制,促進整個鋼鐵產業鏈的綠色轉型,大幅提高資源能源利用水平。到2020年,鋼渣、高爐渣、塵渣等固體廢物利用處置率達到100%,噸鋼綜合能耗控制在570kg標準煤以下;到2022年,企業無組織排放將大幅減少,噸鋼綜合能耗將降至560公斤標準煤以下,流程能耗將繼續高于全國平均水平。6.企業管理的數字化信息化和智能制造水平顯著提升,鋼鐵行業與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5G等新一代信息技術深度融合。到2022底,數字化、智能化改造將取得階段性成果,鋼鐵行業主業勞動生產率將提高到1000噸以上。

山東隆昊實業產業
業內人士承認,部分城市鋼廠搬遷影響較大,鋼焦分離嚴重,加大了環境治理難度和企業負擔。“有38家城市鋼廠,占全國生產能力的近40%,20多家已被要求搬遷。一些地方要求鋼鐵公司搬遷,但他們只是搬了一個窩,只有十幾公里遠。”對此,呂桂新表示,簡單的拆遷很難解決結構性問題。目前,存在京津冀及周邊地區、長三角等地鋼鐵產能過度集中,高爐、轉爐長流程項目比重過大的問題。以京津冀地區為例,全國粗鋼產量的25%需要2.2%的土地面積,高爐和轉爐的長流程高達98%。單位面積污染排放和能耗大的問題十分突出。此外,地方政府傾向于將鋼鐵企業遷入省內,甚至遷入市縣。很難從根本上解決鋼鐵總產能與區域環境容量之間的矛盾。“城市鋼廠搬遷已成為一股熱潮,沿海大型鋼鐵基地的建設非常受歡迎。”呂桂新說,我國鋼鐵工業的沿海布局已基本完成。“但河北、山東、江蘇等地仍在規劃沿海布局。”呂桂新同時指出,目前,一些鋼鐵產能相對不足的省份,如華南、西南等,正在爭相吸引產能進入。他建議地方政府從行業實際和企業利益的角度,妥善處理好產業發展與環境保護的關系。重大鋼鐵項目要廣泛征求意見,充分論證,慎重決策,穩步推進。對于合格的城市鋼廠,現場改造。對資源、能源等要素不足的地區,鼓勵企業轉產、停產、退出或向區域外轉移。“產業布局有長遠規劃和目標。”張志祥說,比如,通過能耗指標跟蹤,鼓勵鋼鐵生產密度高的企業走出去,規范鋼鐵行業產能布局。

山東隆昊實業產業
目前,業內普遍認為,鋼鐵生產過程中的焦化過程會產生揮發性有機化合物(VOCs),燒結過程也是由于使用燃料而產生的VOCs來源之一。所謂的VOC是以氣體分子形式排放到空氣中的所有有機化合物的總稱,是臭氧和PM2的重要前體。5.一般認為,在鋼鐵行業的燒結過程中,揮發性有機化合物是由焦炭、油性氧化鐵垢等原燃料中的揮發性物質形成的,以氣體的形式排放,在操作條件下,和呋喃同時生成。發達地區的鋼鐵工業已經采取了三種措施來減少燒結過程中的VOCs排放——源頭減少、過程控制和終點處理。在源頭減少方面,減少使用油性粉塵和軋制碎屑可以減少揮發性有機化合物的排放,因為大多數碳氫化合物在100°C至800°C的溫度下在燒結混合物中揮發,并通過廢氣從燒結過程中排出。這方面的主要技術包括:分別選擇低油含量粉塵和軋制屑,以限制油的輸入;降低軋制廢料的含油量;凈化軋制廢料,將軋制廢料加熱至800攝氏度,以揮發石油烴;使用溶劑從軋制廢料中提取油等。在工藝控制方面,燒結煙氣循環工藝可將燒結臺車產生的部分熱廢氣(即燒結機頭產生的煙氣)重新引入燒結料層進行回收利用。

山東隆昊實業產業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及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工業和信息化、發展改革、生態環境主管部門,各有關企業:鋼鐵工業是國民經濟的重要基礎產業,是建設現代化強國的重要支撐,是實現綠色低碳發展的重要領域。“十三五”時期,我國鋼鐵工業深入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化解過剩產能取得顯著成效,產業結構更加合理,綠色發展、智能制造、國內外合作取得積極進展,有力支撐了經濟社會健康發展。“十四五”時期,我國鋼鐵工業仍然存在產能過剩壓力大、產業安全保障能力不足、綠色低碳發展水平有待提升、產業集中度偏低等問題。為貫徹落實《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關于鋼鐵行業化解過剩產能實現脫困發展的意見》《“十四五”原材料工業發展規劃》等文件,促進鋼鐵工業高質量發展,制定本意見。

山東隆昊實業產業
一是建立規章制度,了解家庭情況,嚴格控制風險。鋼鐵企業要按照新《固體廢物法》的規定,完善工業固體廢物管理制度,規范工業固體廢物產生、排放、回收、處理、利用、處置的管理職責分工,明確相關管理流程要求,有效控制工業固體廢物。廢物對環境污染的風險;組織整理出工業固體(有害)廢物的產生、利用、貯存、處置、處置、組成等基本信息,促進固體廢物信息系統管理的建設,為做好固體廢物不離開工廠工作打下基礎。企業還應系統梳理固體廢物管理、運輸、客戶儲存和處置過程中的環境風險和隱患,形成系統的管理機制,分析和評價現有的儲存和處置條件,逐一整改存在的問題,消除違法風險。二是建立源頭削減和分類控制體系。鋼鐵企業要建立固廢不出廠、固廢回用的促進機制,形成減少固廢和危險廢物來源的解決方案;加強固體廢物產品標準化,形成源頭減廢、分類收集、合規儲存、交付的格局。產品標準和其他相關管理體系和標準,以促進固體廢物資源的有效管理和控制。鋼鐵企業應盡可能提高配礦的鐵品位,減少單位鐵水的出渣量;煉鋼采用少渣冶煉工藝,減少鋼渣產量。鋼鐵企業還應建立各類生活垃圾、工業垃圾、危險廢物的減量化要求和分類分級收集制度,嚴格管理各類發生點,系統分析各類發生點,規劃建設符合要求的現場貯存。所有類型的固體(危險)廢物(包括生活垃圾和工業垃圾)儲存點都符合新《固體廢物法》的要求。三是加大固廢資源化生產力度,提高資源化生產水平。鋼鐵企業要進一步挖掘循環生產和利用潛力,進一步探索塊狀冶金固體廢物資源的綜合利用產品和關鍵生產技術,完善鐵資源和有益成分的回收和分級利用機制;礦石、冶金輔料、煉焦配煤等),采用各種手段回收鐵素體、碳資源等有價元素;進一步提取鋼渣中的金屬和有價元素,有效提高生產和利用的回報水平,降低社會處置壓力;對鋅、鉛、鉀、鈉等有害元素含量高、鐵含量高的含鐵塵泥,如電爐塵、煤氣塵、燒結機頭塵等,通過優化工藝路線,充分回收鐵資源,實現鐵含量的達標。多渠道利用和處置鐵屑污泥。此外,鋼鐵企業還應推動擴建高溫爐窯,吸收和處置固體(危險)廢物的種類和數量,鞏固和優化工廠固體(危險)廢物處置渠道;廢油桶、廢油漆桶、廢油漆桶在轉爐內共同處理,除塵袋、濾布等一般工業固體廢物粉碎后返回轉爐消耗。